管鏈輸送機:收藏!從啟動到運作的使用寶典
管鏈輸送機是一種新型的連續輸送設備,它以密閉的管道為輸送通道,通過鏈條帶動刮板或碟片等附件,實現粉狀、顆粒狀、小塊狀等物料的水平、傾斜或垂直輸送。相較于傳統輸送機,它具有密閉環保、占地面積小、輸送效率高、適應性強等顯著優勢,廣泛應用于化工、建材、糧食、礦山等多個行業。在使用前,充分了解其結構與工作原理,是確保后續安全、高效運行的基礎。?
(一)核心結構組成?
輸送管道:通常由不銹鋼、碳鋼等材質制成,根據物料特性選擇合適材質,確保管道內壁光滑,減少物料輸送阻力,同時保證密閉性,防止物料泄漏與粉塵飛揚。?
鏈條與附件:鏈條是動力傳遞的關鍵部件,常見的有板式鏈、滾子鏈等;附件包括刮板、碟片等,其形狀和尺寸需與輸送物料的特性匹配,如輸送粉狀物料可選擇碟片,輸送塊狀物料則更適合刮板。?
驅動裝置:由電機、減速器、聯軸器等組成,為輸送機提供動力,可根據輸送量和輸送距離調整電機功率,確保設備穩定運行。?
張緊裝置:主要作用是調節鏈條的松緊度,防止鏈條松弛導致跳鏈、脫鏈等故障,常見的有螺旋張緊、重錘張緊等方式。?
進料口與出料口:進料口需設置合理的進料速度控制裝置,避免物料堆積堵塞;出料口則應根據后續工藝需求,設計合適的卸料方式,保證物料順利排出。?
(二)工作原理?
管鏈輸送機啟動后,驅動裝置帶動鏈條在密閉管道內循環運動,鏈條上的附件(刮板或碟片)推動物料沿管道內壁移動。在水平輸送時,物料依靠附件的推力和物料自身的內摩擦力實現前進;在傾斜或垂直輸送時,除了附件的推力,物料之間的擠壓力也會發揮作用,確保物料能夠穩定向上輸送,不會出現滑落現象。?

二、管鏈輸送機操作流程?
(一)開機前檢查?
設備外觀檢查:查看輸送管道是否有變形、破損、泄漏等情況;檢查鏈條、刮板、碟片等附件是否完好,有無磨損、斷裂、松動現象;查看驅動裝置、張緊裝置的外殼是否完好,連接部位是否牢固。?
潤滑系統檢查:檢查驅動裝置、張緊裝置等關鍵部位的潤滑油液位是否在規定范圍內,油質是否良好,有無變質、污染現象;檢查潤滑管路是否通暢,有無堵塞、泄漏情況,確保潤滑系統能夠正常工作,為設備運轉提供良好的潤滑條件。?
電氣系統檢查:檢查配電箱內的開關、接觸器、繼電器等電氣元件是否完好,接線是否牢固,有無松動、脫落現象;檢查電機的絕緣電阻是否符合要求,避免因絕緣損壞導致電機故障;檢查急停按鈕、限位開關等安全保護裝置是否靈敏可靠,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及時切斷電源,保護設備和操作人員安全。?
物料準備檢查:確認待輸送物料的特性(如粒度、濕度、粘度等)與輸送機的設計參數相符,避免因物料特性不符導致設備堵塞、磨損等問題;檢查進料口處的物料是否堆積過多,確保進料通暢,同時清理物料中可能存在的大塊雜質、金屬異物等,防止其進入輸送機內損壞設備。?
(二)開機操作步驟?
啟動輔助設備:若輸送機配備有進料設備(如螺旋給料機、振動給料機)、除塵設備等輔助設備,應先啟動這些輔助設備,待其運轉正常后,再進行輸送機的開機操作。?
空載啟動輸送機:按下配電箱上的“啟動”按鈕,啟動輸送機電機,此時輸送機處于空載運轉狀態。密切觀察輸送機的運轉情況,包括鏈條的運行速度是否均勻、有無異常噪音、振動是否正常等,同時檢查各部位的溫度是否在正常范圍內(如電機溫度一般不超過80℃,軸承溫度一般不超過70℃)??蛰d運轉時間通常為5-10分鐘,確保設備無異常情況后,再進行進料操作。?
逐步進料:通過進料設備緩慢向輸送機內進料,初始進料量應控制在額定輸送量的30%-50%,然后根據輸送機的運轉情況和物料輸送效果,逐步增加進料量,直至達到額定輸送量。在進料過程中,要密切關注進料口、管道內物料的流動情況,避免出現物料堆積堵塞現象。若發現進料口處物料堆積,應及時減少進料量或暫停進料,待物料疏通后再繼續進料。?
(三)運行中監控?
運行參數監控:在輸送機運行過程中,定期檢查并記錄設備的運行參數,如電機電流、電壓、轉速,輸送量,各部位溫度等。若發現電機電流突然增大、電壓不穩定、輸送量明顯下降或各部位溫度異常升高等情況,應立即停機檢查,找出原因并排除故障后,方可重新啟動設備。?
物料輸送狀態監控:觀察管道內物料的輸送是否順暢,有無堵塞、滯留現象;檢查出料口處物料的排出量和排出狀態是否正常,是否存在物料泄漏情況。若發現管道堵塞,應立即停止進料,并采取相應的疏通措施,如反向運轉輸送機(需在設備設計允許的情況下)、清理堵塞部位等,嚴禁在堵塞狀態下強行運轉設備,以免損壞鏈條、刮板等部件。?
異常情況處理:在運行過程中,若聽到設備發出異常噪音(如金屬撞擊聲、摩擦聲等)、出現劇烈振動或聞到異味(如燒焦味),應立即按下急停按鈕,切斷電源,停止設備運轉。然后組織專業人員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,找出異常原因,采取有效的維修措施,排除故障后,需進行空載試運轉,確認設備正常后,方可重新投入使用。?
(四)關機操作步驟?
停止進料:首先停止進料設備的運行,停止向輸送機內進料,待管道內的物料基本輸送完畢(即出料口處無物料排出或排出量明顯減少)后,再進行下一步操作。?
空載運轉:待管道內物料基本輸送完畢后,讓輸送機繼續空載運轉3-5分鐘,目的是清理管道內殘留的物料,減少物料在管道內的堆積,同時也能讓設備各部位逐漸冷卻,避免因溫度驟降對設備造成損壞。?
停止輸送機:按下配電箱上的“停止”按鈕,停止輸送機電機運轉。若配備有輔助設備,待輸送機停止后,再停止輔助設備的運行。?
關機后檢查與清理:關機后,檢查輸送機各部位是否有物料殘留、損壞等情況,及時清理管道內、進料口和出料口處的殘留物料,避免物料結塊、變質,影響下次設備運行。同時,對設備進行簡單的清潔,保持設備外觀整潔。